乐赢网讯 (乐赢日报 记者 佘峥)在郭密斯要塞给她的小侄女红包确当头,她的表妯娌一个箭步冲下去说:“本年我们来做个商定:互相不要给孩子压岁钱。”
春节的塞红包大戏就此鸣金收兵。本年,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新的年俗:相约互不给相互的孩子压岁钱,省去包袱和攀比。不外,也有人以为,没有了装在红包里的压岁钱的春节,还能叫春节?
压岁钱行情看涨年老怙恃有压力
这几天,一张红彤彤的压岁钱舆图在交际媒体传播,它表现:春节耗费的压岁钱,福建高居天下榜首,均匀3500元/人,而省内最高的是莆田,均匀12000元/人。
固然,这是一款记账理财软件统计出的结果,并不见得非常正确,但是,它让许多人感同身受:压岁钱行情看涨,对付年老怙恃来说,压力不小。
本报教诲类微信民众号“乐赢应考”在本年春节前做过观察,53%的受访者表现,春节压岁钱付出凌驾3500元/人。一名受访者说,本身念书时,拿过50元、100元的红包,现在在乐赢,红包的起步价是200元,100元基本上拿不脱手。
更多家长做商定省去包袱和攀比
压岁钱原来是尊长给孩子的一个心意,但是,越来越多的人以为:压岁钱变味了。
要求匿名的郑密斯说,每年给亲戚朋侪的孩子发红包,她很头疼:不知对方给本身孩子几多压岁钱,本身要是给少了,会很欠好意思。因而,她每年要预备好几种版本的红包,凭据对方红包的厚度来决议。
另有的怙恃坦承,私下会算一算本钱,凭据本身孩子收到几多,回几多。有人实事求是地说:给多了,以为亏;给少了就怕被人说“贪小自制”。
换句话说,红包大要都是一种平衡的互换,你给我孩子200元,我给你孩子200元,因而,越来越多的人以为:如许包红包有什么意思?不便是红包互换来互换去?
本年春节,新的年俗呈现了:越来越多的年老怙恃做了商定:相互都不给对方的孩子压岁钱,省去包红包的贫苦。黄密斯说,我们同砚都商定好,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春节包个红包,之后的春节,就不再给相互的孩子包红包了。否则,孩子收红包,大人掏腰包,并且,孩子徐徐长大,还会和大人争取红包利用权。
乃至家属里的兄弟姐妹之间也约好不再“互换”红包,有人在“乐赢应考”微信民众号留言:本年,我们一整个家属都商定不给相互的孩子压岁钱。
发起向广东学习不以金额量情感
不外,也有人质疑:春节是中国人最紧张的节日,对孩子来说,说到春节,开始进入脑海的便是装有压岁钱的红包。红包不在乎几多,实在是文明的传承。如今家长活生生地减免了这一道步伐,真的好吗?并且,这些家长小时间也没少拿红包。
但是,压岁钱的包袱和变味,也是实际。
有办理要领吗?有人发起向广东学习。在广东,50元的压岁钱曾经算是土豪了,一样平常都是10元一包。
郑密斯说,盼望天下都像广东一样,不以红包金额做攀比,不以数额几多量情感。
责任编辑:易红秀,赖旭华